[鉴藏家] 周启壮:废纸堆里挖“金子”
8年前,周启壮开始喜欢上收藏手稿和文书。与大多数收藏爱好者不同的是,他的不少藏品是从废品站里淘来的。
废品堆里抢救宝贝
今年57岁的周启壮,从小就是个书迷,对历史知识尤其是武汉近现代史了若指掌。8年前,他开始收藏一些线装图书,主要是《资治通鉴》、《二十四史》一类的大部头。“有的人藏书一生、视书如命,过世后那些书籍却被卖到废品店。”周启壮说,他只是希望书能在爱书人手上传承下去。
周启壮搞收藏,与大多数人不同。他经常去废品店里淘,碰到机关事业单位搬迁、或者藏书多的老人过世,他就主动上门收书。每当在大捆“废品”堆里,找到泛黄的纸页,他就兴奋不已,回家后,再拿着放大镜仔细研究。
资料上写着历史
2000年,周启壮在武汉收藏品市场开了家门面,开始收藏手稿和文史资料。
周启壮拿出自己的“镇室之宝”——一幅1938年的武汉三镇地图。“这是国民党军方在飞机上拍的,属于军事机密”;还有一张“清国大地图”,则是辛亥革命期间,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掌握革命党人的起义情况而绘制的地图。这些文史资料,都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素材。
问到“宝贝们”的价钱,周启壮只是笼统地说,几十元到几万元不等。他说,最开心的不是高价卖出一件手稿或文书,而是碰上知音。聊开心了,他曾无偿将藏品赠与他人。
作者:王昱晔
来源:楚天都市报
编辑:因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