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清黄士陵 博古图
建之

黄士陵(1849—1909)字牧甫,亦作穆甫、穆父,别署黟山人、倦叟、倦游窠主等。黄士陵为晚清篆刻四大家之一。
黄士陵的学生李茗柯说:“悲庵(赵之谦)之学在贞石,黟山之学在吉金;悲庵之功在秦汉以下,黟山之功在三代以上。”这段话很精辟,指出了黄士陵篆刻的特点与贡献。正因为黄士陵对古器有研究,进而对画钟鼎、青铜器物也情有独钟。黄士陵曾于光绪十一年(1887)在北京国子监读,在此看了大量的古青铜器实物,不仅对他印学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对他的绘画也起到了非同小可的作用。由于黄士陵对青铜器物的熟悉,再加上他有很强的“写实”功夫,他笔下的青铜器“博古图”不仅造型准确,并表现出了器物的立体感和质感,更重要的是他传达了青铜器物的精神神韵,几种修养,缺一不可。
此图作于光绪辛卯(1891)年,黄士陵此时正在吴大徵幕下效劳。款中所提“务耘”,黄士陵曾为其刻过多方印。
点评:建之

商长管形玉饰
[专家点评]

清白玉松塔山子
慕玉德
[专家点评]

宋王升致伯兴札
远帆
[专家点评]

唐雷纽摩羯纹三足架盐台
翟路
[专家点评]

清黄花梨透雕玫瑰椅
翟路
[专家点评]

近现代刻瓷印泥缸
建之
[专家点评]

竹雕笔筒欣赏
因因
2007-10-05
[网上展馆]

漫话生肖玉
马辉
2007-02-09
[网上展馆]
佩戴菩提珠的注意事项
2015-01-29
[博物杂谭]

坂本五郎藏中国宋磁
2014-08-22
[博物杂谭]
瓷器微观鉴定之我见
律海明
2012-01-06
[鉴藏教室]
风韵古朴的“界首彩陶”
2009-06-30
[博物杂谭]
谁动了李可染的遗作?
2009-03-20
[博物杂谭]
一门四藏家——清代杨氏藏书
2008-08-06
[鉴藏家]
元代景德镇烧了6亿~8亿件青花瓷吗?
钟凤文
2008-05-09
[百家争鸣]
玉器鉴定知识之一——玉材
2007-07-30
[鉴藏教室]
至正型元青花新认知
高培芝
2007-07-04
[百家争鸣]
书画的收藏、鉴定、赏析(上)
李烈初
2005-04-01
[鉴藏教室]
五代黄堡窑青瓷与柴窑
王小蒙
2003-12-05
[百家争鸣]
天下共宝“中国白”
叶文程 林忠干
2003-05-16
[博物杂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