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清杨沂孙 篆书联
远帆

此联为杨沂孙的“篆书联”,纸本,纵132厘米,横32厘米。
读杨沂孙的篆书,感觉他一辈子就是一个风格,总是在认认真真的写,一笔不苟。杨沂孙篆书功力很深,但变化不大,初学篆书者学他能知道什么是规矩,沙孟海曾说:“其实,杨沂孙的篆书是不能学的,学到后来,更其扉弱了。”这就是说,学杨沂孙最多入门即止,因为他的篆书间架还是很好的。另外,学习还有善学不善学问题,不能自己写不好,就怪罪学习对象,学习杨沂孙而成功的大有人在,值得思考。
杨沂孙(1812-1881)字子舆,号咏春,晚署濠叟。江苏常熟人。道光举人,官至凤阳知府。
编辑:之君

金介休窑白釉剔莲花枕
小米
[专家点评]

明黄花梨有束腰齐牙条龙纹炕桌
张扬
[专家点评]

明万历景德镇窑三彩炉
西岩
[专家点评]

宋青玉砚滴
翟路
[专家点评]

西周单五父壶
燕人
[专家点评]

花落无言人淡如菊
苡仁
2005-07-01
[网上展馆]

文物财富为何遭此厄运|悄然修订的新《文物
2015-06-04
[博物杂谭]

甲骨文里就有“霾”字古时的霾是怎样的?
2015-03-14
[博物杂谭]
金元时期扒村窑黑白花罐鉴藏
李卫国
2014-02-18
[鉴藏家]
谈谈中国山水画以气主生
2009-06-01
[百家争鸣]
胆大妄为张易之
梁江
2008-07-23
[博物杂谭]
巧识古玉蟠螭纹
2007-09-27
[鉴藏教室]
砚台:优雅收藏理性投资
2007-08-22
[博物杂谭]
古玩的魅力在那里?
2007-07-23
[百家争鸣]
中国古代高古玉的沁色解读
2007-07-04
[鉴藏教室]

琢磨不透的“透光”镜
陈昌明
2007-03-05
[博物杂谭]
洪州窑青瓷鉴赏
高学训
2005-12-23
[鉴藏教室]
鉴砚絮语
蔡鸿茹
2002-09-27
[鉴藏教室]
感悟克制
吴定安
2002-09-06
[博物杂谭]
虚心使人进步
文心力
2002-04-09
[博物杂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