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清赵之谦 行草札(一)
远帆


清赵之谦 行草札(二)

清赵之谦 行草札(三)

清赵之谦 行草札(四)

清赵之谦 行草札信封(五)
此为赵之谦的“行草札”。
赵之谦早年学颜真卿,中年后专攻北碑,其书形成了“七分魏三分颜”的特色,他将北碑的方正、硬朗与帖学的流畅、飘逸很好地结合起来,独树一帜。
赵之谦有时写大幅作品,尚有雕琢的痕迹,这大约与“创作”心态有关。而写这些信札时,则一任自然、笔性、才情随意流出,无拘无束,妙不可言。
赵之谦(1829——1884)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撝叔,号悲庵,别号无闷。精书画篆刻、考据。
编辑:之君

商虎首曲内青铜戈
[专家点评]

明猿戏古松图竹洗
[专家点评]

清郑簠《隶书谢灵运石室山诗卷》(一)
远帆
[专家点评]

明朱松邻松鹤纹竹笔筒
田田
[专家点评]

明紫檀扇面形南官帽椅
稽灵洪
[专家点评]

康熙笔筒独步古今
因因
2007-04-06
[网上展馆]

深藏在皇宫中的绝世手串
2014-05-04
[博物杂谭]
【文摘】千年谜题:“瓷器”还是“磁器”
刘志国
2014-02-08
[博物杂谭]
中国绘画色彩特性浅析
朱 瑾
2010-04-26
[博物杂谭]
古代书画造假最为猖獗郑板桥书画真迹辨伪
2009-04-28
[鉴藏教室]
浅谈中国书画为何以尺买卖
2008-12-18
[博物杂谭]
瘦梅拙竹墨笔漆书
2008-11-27
[鉴藏教室]
走近“金银饰品之王”
2008-10-20
[鉴藏家]
银器,市场新贵
刘玉平
2007-08-15
[鉴藏教室]
书画养生
徐建融
2007-04-11
[博物杂谭]
傅抱石书画鉴识要领(下)
深亮艳霞
2005-12-16
[鉴藏教室]
古书画作伪的地区性(上)
杨丹霞
2005-11-25
[鉴藏教室]
元明清瓷器鉴定的要领
孙瀛洲
2005-04-08
[鉴藏教室]
华安东溪窑和“漳窑”传世品
钟武艺
2001-10-15
[百家争鸣]
赵孟頫好古之缘由
中华博物
2001-07-20
[百家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