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行情
‖
中国艺术家博览
‖
藏品交流
‖
竞价交流
‖
博物档案库
‖
工具书
‖
金石乐园
‖
积分乐园
咨询鉴定
‖
聚友堂
‖
高古版
‖
明清版
‖
谈书评画
‖
玉器杂玩
‖
凿金琢石
‖
精华与推荐
藏品检索
‖
古陶瓷
‖
古陶瓷标本
‖
书法
‖
绘画
‖
古玉器
‖
青铜器
‖
古家具
‖
文房用具
‖
古杂件
English
登录名:
密码:
由隋及唐,我国绘画艺术逐渐步入繁荣昌盛阶段。隋代起着继往开来、承前启后作用,至唐遂渐形成一代新风。人物画取得辉煌成就,山水、花鸟画也相继成熟。画坛涌现出众多名家,各领风骚。有唐三百年内,还呈现出早、中、晚的变化。 隋代绘画总的时代风格是“细密精致而臻丽”。人物画对形与神的表现能力有所提高;山水画也已脱离“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幼稚状态,比例趋于合度,较好地表现了“远近山川,咫尺千里”的真实空间感。著名画家有郑法士、董伯仁、展子虔。但现惟展氏有《游春图》存世。 唐代时人物画最为兴隆。所取题材广泛,计有道释、肖像、仕女、历史故实、贵族生活等。各时期均有名家涌现,并形成不同的阶段特色和迥异的个人风格。初唐阎立本发扬中原作风,尉迟乙僧则代表了边陲作风。盛唐吴道子在宗教画中创“吴家样”,张萱在仕女画中立“张立样”。中晚唐周昉承张萱又另建“周家样”。擅长人物的名家还有梁令瓒、陈闳、李真、孙位等人。上述画家都有传作或摹本存世。个别作品还属真迹。 唐代山水画已出现青绿和水墨不同体格。初唐李思训的青绿山水,在勾勒中已用简单皴法,界画也出现了“仰画飞檐”之法。盛唐时,李昭道承父风,使青绿山水更显工致精丽;吴道子的山水则趋粗放简赅;王维、张璪善画破墨山水。至中晚唐,水墨山水获重大发展,王默的泼墨山水,有“改步变古”之誉。惜这些画家均无真迹遗存,惟李思训、李诏道、王维尚有所谓传作,可略窥个中风貌。 唐代花鸟画据记载也不乏名家,如初唐的薛稷、殷仲容;盛唐以牛马题材著称的韩干、韩滉、戴嵩、曹霸、韦偃等;中晚唐则有边鸾、膝昌祐、刀光胤。画迹多已不传,仅存韩干、韩滉两位画家的牛马作品。 隋唐时期公私收藏蔚为大观,隋朝拢集散佚书画入御府,至唐代,几乎每朝皇帝都致力于搜求书画,并在重装时由有关人员签押跋尾,还具体署上年月日,藏品也多钤收藏印记,这是与六朝的显著不同。模拓复制风气也很盛,唐皇室内府有专门的供奉拓书人,太宗、高宗、玄宗诸朝,均组织过大规模传拓王羲之等书法名家作品的活动,故《历代名画记》曰:“御府拓本,谓之官拓,承平时此道甚行。”绘画也出现了复制品,如裴孝源《贞观公私画史》曾记:“今人所蓄,多是陈(善见)、王(知慎)写拓,都非扬(契丹)、郑(法士)之真笔。”“其间有二十三卷恐非晋宋人真迹,多当时工人所作,后人强题名氏。”张彦远也指出:“古时好拓画,十得七八,不失神采笔踪。”其时,还出现了名画作伪,始作俑者即武后朝的张易之,以后,随着书画进入市场,在社会上流通,作伪现象就更多了。书画著录方面,唐代已出现了专门的著录书籍,即裴孝源的《贞观公私画录》,并已初具规模。 隋唐两朝流传至今的画迹远比六朝丰富,但由于复制、作伪的流行和递藏流传中的多次损毁,属于名家的真迹并不多,大部分是临摹本抑或伪品,其中出自唐人之手的也不多,主要为后世仿摹本。故鉴定方面比六朝复杂,有不少存疑待考问题。 五代十国的绘画,上承唐朝余绪,下开宋代新风,是个承上启下时代。当时,中原地区战乱频繁,画坛比较寂寥,南唐和西蜀社会相对安定,相继创建画院,创作兴盛一时。 五代人物画有新的发展,并呈现出较为鲜明的地域性。中原地区多受吴道子影响,著名画家有张图、跋异、赵岩、刘彦齐等;南唐和江南地区的人物画,或变吴生之法而趋于细巧精丽,或承周昉传统而创“战掣”线描,著名画家有南唐周文矩、顾闳中、王齐翰、高太冲、朱澄、曹冲玄等,吴越阮郜、蕴能、张质、李祥、王道求等;四川西蜀地区流行水墨淡彩,宗教画吸收西域佛画画法,形成变形奇异风格,人物画出现大写意画法,著名画家有贯休、石恪、李文才、徐德昌等。题材内容仍承传统,为宗教神话、历史故事、贵族和文人生活等,其中描绘文人与仕女的作品较多。在表现技巧上,注重人物神情和心理的描写,传神写照能力有进一步提高。 五代山水画有重大发展和变化,水墨或水墨淡彩山水发展成熟,并形成南、北两大山水画派系。北方山水画派以荆浩、关仝为代表,善绘雄伟壮美的北方大山大水,作全景式高远构图,笔墨劲峭雄健;南方山水画派以董源、王然为代表,喜写平淡天真、滋润秀丽的江南景色,多平远构图,笔墨圆润轻淡。两大画派风格迥异,对后世均有重大影响。但两者也有共同的时代特色,对取景真实自然,显现山石结构、质感、纹理的皴法趋于成熟,墨色变化也较丰富。著名的画家有后梁荆浩、关仝,南唐董源、巨然,以及南唐赵干、卫贤等人的山水楼阁画。 五代花鸟的成就也显著,出现了迥异的两大风格。以西蜀黄筌为代表的“写生法”,取材宫苑中珍禽、瑞鸟、奇花、异石,画法用工笔重彩的“勾勒法”,精细艳丽;以南唐徐熙为代表的“落墨法”,取材多田野的花竹、林木、蟑蝶、草虫,画法以墨笔为主,淡彩副之,格调简逸。画史评为“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世称“徐黄异体”。 五代的鉴藏活动,也以江南为盛。南唐内府收藏甚富,西蜀内府也有一定收藏。私人藏家中,以后梁的赵岩和刘彦齐最有名。书画著录未见专著,仅零星载于史论著述中。 五代十国历时仅50余年,但仍创作了不少绘画作品,留存至今的也较唐代多,而且主要名家几乎都有至少一件真迹或可信摹本存世,为鉴定提供了最直接可靠的依据和样板。但要弄清楚传世作品的历史真相,尚缺乏足够的依据:一是五代绘画的时代风格把握比较难,承前启后的画风和较强的地域性,很难定准其时代;二是画家的个人风格仅存一二件真迹难以树立“样板”,据此判断容易失之于偏,况且诸多名家传流作品与名家十分相似,极容易混淆;三是五代名画当时和后世均有很多复制品,流传过程中即已揉杂,今天要加以区分更难;四是五代书画著述匮乏,可资徵信的文献辅助材料极少,这无疑又增加了一重困难。因此,对五代存世绘画作品的鉴定,仍有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如画风的把握,真迹、复制品、摹本的区别,名家和传派作品的异同等等。
唐孙位 高逸图(1)
唐张萱 捣练图(1)
五代董源 龙宿郊民图(轴)
唐李思训 江帆楼阁图
唐佚名 观世音像
唐佚名 各国王子图
五代阮郜 阆苑女仙图
五代王齐翰 勘书图
唐李昭道 明皇幸蜀图
第
1
页 共
11
页
到
页
关闭窗口
加入收藏夹
推荐给朋友
首页
陶瓷
书法
绘画
玉器
铜器
文房用具
杂件
古家具
网上展馆
名家名品
鉴藏家
鉴藏讲座
咨询鉴定
古陶瓷标本
汉语字典
Arts News
金石乐园
古玩市场
博物文字库
藏品搜索
博物档案库
百家争鸣
聚友堂
博物杂谭
博物长廊
博物漫步
专家点评
藏家展厅
会员注册
联系网站
艺术图库
Copyright(c)20
0
1-2019 GUANGZHOU HUANHUI CULTURAL DEVELOPMENT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博物 广州市圣佳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